您的当前位置:脂溢性皮炎 > 皮炎病因 > 洱源之源史上最全的洱源介绍
洱源之源史上最全的洱源介绍
洱源,即洱海之源。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发源于此而得名。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神奇美丽的地方,象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滇西北高原,以其灿烂的历史文化,古朴神奇而诗情画意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在这片古老、美丽富绕的土地上,聚居着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23个少数民族。32万多各族人民,古往今来,他们热情好客,和睦相处,能歌善舞,拥有各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多彩、浓郁的少民族风情,素有神话王国、白族文化宝库、仙女撒歌的地方的美誉。
茈碧湖---又名宁湖、绿玉地,湖水清澈,色碧如玉。位于洱源县东北4公里的罢谷山下,因湖中生长一种珍贵的睡莲科水生植物茈碧花而得名。清代《云南通志》记载说:茈碧花产浪穹县(今洱源县)宁湖中,似莲而小,叶如荷钱,茎长六七丈,气清芬,采而烹之,味美于甫(莼菜)。八月花开满湖,湖名茈碧以此。关于茈碧花当地还有个传说,故事说本主姑娘出嫁时舍不得离开父母,流下的眼泪落在湖里,溅出的水花变为花碧花。
洱源西湖---风景区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右所西部的佛钟山麓,为高原平坝淡水湖,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由西湖、江尾、罗平山三个片区和螺蛳江游览线组成。西湖湖面3.3平方公里,系高原断陷湖泊,平均水深1.8米,最深3.3米,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
洱源东湖---位于洱源县右所乡的东部,湖面积6~10平方公里,与西湖相掩映。弥苴河像一条长龙从东湖的西北向南直奔洱海,给东湖增添了尽收眼底的地上河景观。东湖是洱源县的“荷花之乡”。四营三村错落其间,自然构成了湖中有村,村中有湖的高原荷湖水乡风光。东湖荷花成块成片。蒲荻泛泛,村旁垂柳依依,形成了荷花伴村,村依荷花的自然景观,荷花数量之多,数不胜数,呈现出“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的壮丽景致,盛夏之际荡舟东湖,万亩荷花争奇斗妍,红白相间,挨挨挤挤,人见鱼在水中戏,鱼观人在水面游,鹅鸭戏身边,菱角随手摘,不时香风拂襟,心静神爽,起杆垂钓,稻香鱼肥,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洱源凤羽---早在多年前,被我国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桃花源”的好地方。凤羽,位于滇西大理州洱源县西南部。年4月,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年12月,被列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凤羽,是《水经注》中记载的“叶榆县”所辖地。《明史地理志》记载:“洪武十五年三月置凤羽县,属邓川州。寻省入县,谨按氏先置凤羽县,段氏因之。”记载说明凤羽当地的居民主要源于阁逻凤时期,将洱海周围的白蛮首先向浪穹(今洱源)境内坝区迁移,直到大理国时期仍不断。说明凤羽是南诏、大理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设区、乡、镇,今叫凤羽镇。
洱源鸟吊山---位于洱源县凤羽坝子的西部,云岭山脉罗坪山的主峰,海拔米至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干湿分明的特点,由于海拔的差异,形成冷、凉、暖多种小气候区,(以海拔米为界)每上升或下降米,温度相对变化±0.65℃。山顶白雪皑皑,寒气逼人;山腰森林茂密,百花盛开;山下万亩油菜翠绿金黄,形成了“一山分四季,上下不同天”的自然景观。鸟类长途迁徒,夜晚以月光、星光导航,秋季是大理地区的雨季,“鸟吊山”地区更是多雨、多雾,夜晚星月光被遮挡,鸟儿飞行视线不清,容易迷航,这样,只要在鸟吊山顶东坡点燃篝火,鸟儿就按趋光的本能,偏离向南的迁徙路线,沿鸟吊山喇叭状山谷逆风向山顶火光飞来,盘旋于火光上空。不时跌撞于山岩草丛中,有的扑进熊熊的火堆,这样就形成了百鸟赴汤蹈火“祭奠鸟王凤凰”的鸟会奇观。
洱源温泉---洱源古名“浪穹”,据史书记载,洱源地区从西汉至南北朝均为叶榆县地,唐麟德元年(年)正式设治,宋属大理,也就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大理国的辖地。直到年,邓川州改置为邓川县,浪穹县才更名为洱源县,是取洱海发源地之意。洱源素有“温泉之乡”美称,县城玉湖镇被誉为“热水城”,城中温泉遍布,热水沿街渠纵流,冬春热气缭绕,婉若仙都美景,令人神往。有诗赞道:“三步温泉四步汤,气蒸迷雾似仙乡”。众多温泉中,流量最大的是篁宫温泉,它坐落在文庙前,出水量大,温度高,已被建成游泳池和高档次的双层浴室。池中一年四季温水长流,清亮见底,到此挑水、沐浴的人四时不绝。
洱源梅子---植物学家最早发现的两个野生梅变种——刺梅和曲梗梅的标本是年和年在云南省大理大坪子采集的。大理洱源县气候适中,是全州水果基地之一,具有种植各种名、特、优、稀经济果林的传统,素有林果之乡的美誉,是大理州水果出产地之一。
梅的果实通过加工可制成多种食品,如咸梅干、话梅、陈皮梅、糖青梅、干草梅、咸水梅、蜜饯梅、梅酱、梅泥……等风味特异的梅果加工品。大理白族妇女心灵手巧,加工雕梅、苏裹梅、炖梅、紫苏冰梅、青梅酒等特色食品。
洱源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这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芜美等调料,又香又鲜,为款待贵客的民族佳肴。
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没有经过任何熟化加工。吃生皮的地区多温泉,猪杀后,一般用松毛烧掉毛,然后用热水洗尽。这样猪皮金黄,肉质细嫩。蘸过汁水的生肉片吃到口里,绝对感觉不出平时生猪肉片具有的腥味,感到的只是从未感受过的鲜嫩可口和满口溢香。
洱源乳扇---“邓川弓鱼美,洱源乳扇香”,从这句云南民间俗话里,可知乳扇是多么美好的食品。奶制品乳扇,是白族人民的风味佳馔,素以洱源所产最为地道。洱源水草丰腴,盛产乳牛,早在清代初期,白族人民族掌握了用鲜牛奶制作乳扇的技艺。乳扇是一种用纯鲜牛奶制成的奶制品。色黄白,形如扇、色鲜味美,营养丰富,质地厚实柔嫩,手摸到它,立刻就有一层奶油附在手指上。用这种乳扇烹制出来的熟品,颜色鲜黄带红,奶香四溢,催人食欲。乳扇吃法,多种多样。有油煎撒盐、水烤蘸糖、包肉前酥、生吃蘸糖等等,既是招待宾客的佳肴,也是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大理裂腹鱼---为云南大理洱海特产的一种经济鱼类,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云南洱海及其附属水系。鱼肉厚多脂,营养丰富,肉味腴美;其鱼卵卵无毒,味美,可供食用,故群众喜食之,向称为云南名产。野生大理裂鳆鱼已处于濒危状态,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大理裂鳆鱼已经实现了人工培育。在洱海上游河道已有少量的繁殖。主要繁育在洱源右所镇。
紫水鸡---(学名:Porphyrioporphyrio)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中型涉禽,共有13个亚种。体长约44厘米。嘴粗壮,鲜红色,短而侧扁;鼻沟浅而宽,鼻孔小而圆,在鼻沟前部下方,额甲宽大,后缘呈截形,橙红色。翅圆形,第2枚、第3枚和第4枚初级飞羽最长,并几乎等长;第1枚和第6枚或第7枚初级飞羽等长。跗蹠和趾长而有力,暗红色;能用脚趾抓住和操纵食物,这在秧鸡科中很特殊。两性同型,体羽大都为紫色或蓝色,尾下覆羽白色,翅和胸蓝绿色。栖息于江河、湖泊周围的沼泽地和芦苇丛中。以昆虫、软体动物、水草等为食。在洱源县西湖湿地保护区的紫水鸡从十多年前刚发现时的20余只增加到目前的近只。
茈碧花---《山海经西山经》记载:“西五十里,曰罢谷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湖中因产茈碧花,湖因此取名茈碧湖。茈碧花是湖中的特产,必睡莲科水生植物。清代《云南通志》记载说:“茈碧花产浪穹县(今洱源县)宁湖中,似莲而小,叶如荷钱,茎长六七丈,气清芬,采而烹之,味美于蒪菜(莼菜)。八月花开满湖,湖名茈碧以此。”关于茈碧花当地还有个传说,故事说本主姑娘出嫁时舍不得离开父母,流下的眼泪落在湖里,溅出的水花变为茈碧花。
海菜花---在茈碧湖、右所东湖水域,生长着一种海菜花——一种在云南大多数水域里已经绝迹的水生植物。但是海菜花在茈碧湖、东湖生长得还非常好,说明当地的水质好。因为水质一旦发生变化,海菜花就消失了。海菜花是天然的最敏感的水质检查员。海菜花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菜肴,吃法多多。农家乐里都有海菜花做的各种菜式,味道好极了。
凤羽砚台---具有易于磨墨,光泽深沉,涵养水分,砚盖凝珠.有墨不腐.磨出墨汁流利铮亮等优点,曾被《中国书画报》作为名砚介绍,可与中国四大名砚相媲美。在造型上,凤羽砚台造型独特,图案生动活泼,精致典雅,款式新颖,深得民间传统艺术之精髓。近年来,随着生产规摸的扩大,工艺水平的提高,凤羽制砚名匠在汲取传统工艺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双凤朝阳,二龙戏珠、李白斗酒、喜鹊登梅、三羊开泰、唐僧取经、牧归砚、葡萄砚、竹节砚等30多个品种。砚台采用紫木雕方盒或锦缎方盒包装,大方古朴,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杨丽萍---年11月10日生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中国舞蹈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施滉---字幼生,又名赵森。云南省洱源县人永早期清华园中的先进青年,正是从“五四”取来革命的火种,点燃了清华学生为中华的振兴而奋斗的火炬,他们是清华园中的举火人。清华园举火人中的杰出代表,当数施滉烈士清华大学图书馆门厅墙壁上汉白玉烈士纪念碑的这段铭文,纪念的是一位清华学子,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施滉。
寻常型白癜风能治愈吗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