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脂溢性皮炎 > 皮炎病因 > 脂溢性脱发加味二至汤
脂溢性脱发加味二至汤
什么是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也称早秃,男性型秃发,雄激素性脱发,弥漫性秃发等,其发病与遗传,雄性素,皮脂溢出相关。
脂溢性脱发有哪些表现?
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皮油脂分泌过多,头发有油腻感,头屑增多,头发稀疏。男性常常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变为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同时额部发际后退,形成“高额”,进而与顶部秃发融合成片,仅枕及两颞保留剩余的头发。脱发处皮肤光滑锃亮。女性症状较轻,多为头顶部头发稀疏。脱发进程一般很慢,程度因人而异。
传统医学的认识
脂溢性脱发属于中医学“发蛀脱发”、“蛀发癣”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脱发多与肝肾、气血有关。“发为血之余”,肝藏血,肾藏精主骨,为先天之本,其华在发,肝肾精血同源,故肝肾精血相互滋生,共为毛发生长之必需物质。
《内经》云:“血气盛则肾气强,肾气强则骨髓充满,故发黑;血气虚则肾气弱,肾气弱则骨髓枯竭,故发白而脱落。”若禀赋不足,思虑过度,劳伤肝肾,精血亏虚,则发失濡养,发枯而脱。
在治疗上注重辨证论治,肝肾不足者需补益肝肾,湿热熏蒸者需清热、祛湿、健脾,血热风燥者则需凉血清热、祛风润燥。在治疗的时机上,切莫等到毛囊萎缩、大片“空地”形成后再来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传统治疗除内治外,中医外治法较丰富,包括:中药外洗外搽、针灸、穴位注射、梅花针叩刺、穴位刺激、头皮叩击与按摩等等。
脂溢性脱发用加味二至汤[功效主治]平补肝肾,清热凉血。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脂溢性脱发。[药物组成]女贞子20g,墨旱莲15g,松针15g,蒲公英20g,桑叶15g。生地黄15g,丹参(后下)20g,蔓荆子15g,桑椹20g,桑寄生15g。茯苓20g。布渣叶15g,薄盖灵芝15g,甘草10g。[加减运用]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基础上,脾肾两虚者选用芡实、菟丝子、益智仁健脾补肾:肝肾不足者选用沙苑子、覆盆子益肾填精:湿热内蕴者选用茵陈清热除湿。桑叶能除寒热,入膀胱而有燥湿之性,故可用于减少相火过旺导致的油脂分泌,同时促进生发。选北沙参配合桑叶用于平素头皮干燥、油腻交替的患者,因沙参秉金水之精气,益肺气于皮毛,故毛发得养。[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方剂分析]方以二至丸滋补肝肾,桑椹、桑寄生益肾填精,生地黄、丹参清热凉血,布渣叶、茯苓清热利湿,松针、蒲公英清热燥湿、养发生发,蔓荆子、桑叶疏风散热止痒,薄盖灵芝平调阴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补肝肾、清热凉血之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