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脂溢性皮炎 > 皮炎饮食 > 慢性荨麻疹的深度解读
慢性荨麻疹的深度解读
荨麻疹伴随人类已经很多年代了,早在汉代就有其名:瘾疹;清朝时称其为“风疹块”。
都是外源性过敏原?
长期以来,体外过敏原造成了皮疹反复发作成为定论,于是寻找过敏原成了临床医生和病人共同的目标:粉尘、螨虫、海鲜、涂料、真菌、……,大千世界,物质何其多也,区区几十种过敏原检测怎么够?
曾几何时,当科学家发现让人处于几乎不接触任何外界可疑过敏原的环境中时,荨麻疹照常光临。进一步的研究揭开原因:很多慢性荨麻疹患者是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和或感染所致。
分类
目前,全球医学界把荨麻疹分为自发性荨麻疹和诱导性荨麻疹两种。
前者包括由自身感染诱发的荨麻疹及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荨麻疹;
后者包括物理性荨麻疹(如寒性荨麻疹和热性荨麻疹)与非物理性荨麻疹(胆碱能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及运动诱导性荨麻疹)。
这样的分类使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
特点
荨麻疹的特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上特征性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可伴有血管性水肿。
在其发病机制研究中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查血抗体及呼气试验)是个很容易被忽视的病因,只要感染不消除,荨麻疹难于治愈。弓形虫感染(可查血抗体)近来也被发现是重要原因,由于国内宠物热兴起,养宠物犬的家庭很多,荨麻疹也伴随而来。肠道寄生虫感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蛔虫感染(可查粪便虫卵)。自然,传统的过敏原检测也是可发现部分过敏原因的。药物过敏也是常见原因。但相当一部分人群始终无法找到原因。
治疗
一、现代医学通常分为三线流程:
避免接触过敏原自然是唯一的根治方法。
慢性荨麻疹治疗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为第一线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咪唑斯汀、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
难治性荨麻疹患者如症状持续超过1~2周,可以考虑更换抗组胺药物品种、同类结构抗组胺药物联合使用,以获得抗组胺药抗炎效应,此即为二线治疗;
如果症状l~4周后仍无改善,可给予环孢素、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等三线治疗。
尽管慢性荨麻疹的分类已经很科学,而且以上三线治疗手段也很丰富,但毕竟是对症治疗,有时寻找病因还是相当困难,以致症状此起彼伏,医患都十分头疼。寻找更合适的方法成为医患双方的努力目标……
二、中医药治疗:
与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中医药治疗讲究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荨麻疹其病因多与风邪有关。风邪有外风与内风之分,外风即风邪外袭,内风多因虚生风。慢性荨麻疹多挟湿、挟虚、挟瘀、兼热,应结合除湿、补虚及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等方法进行治疗。明·李中梓《医宗必读》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在治风的同时活血的方法很重要。临床一般分为八型论治:风寒型以麻黄汤加减;风热型以银翘散加减;冲任不调型以四物汤和二仙汤加减;湿热型以蚕沙饮加减;血热型以消风散加减;血瘀型以桃红四物汤加减;血虚型以当归饮子加减;表虚不固型以玉屏风散加减。此外,当出现寒热结于中焦征象,可依证选用三泻心汤加减。
三、自身调节:
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避免容易引起过敏的饮食(如鱼虾、辛辣刺激饮食),避免滥用药物,保持心理平衡,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及时治疗等都是缓解症状,及治愈疾病的基本要求。
人是一种追求舒适的高级动物,别说头疼脑热,就是丁点皮肤痒,也是令人不安的。因此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克制疾病施虐。如此,一切才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