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脂溢性皮炎 > 皮炎饮食 > 育婴宝典湿疹急疹痱子荨麻疹水
育婴宝典湿疹急疹痱子荨麻疹水
湿疹、急疹、痱子、荨麻疹、皮炎、奶疹、热疹都是新生儿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皮肤问题,但有很多姐妹对于这些问题认识不深,甚至产生混淆。
其实以上完全不同的疾病,只有认真辨别与区分,才能对症治疗,减少病程的时间和疗程的困难度,促进身体恢复。
那么,湿疹、痱子、荨麻疹、皮炎、奶疹、热疹的区别有哪些呢?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
01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是一种复杂且极易反复的疾病,生活中的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复发,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护理原则,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减少婴儿湿疹反复复发频率,从而慢慢摆脱这个疾病。
湿疹的三大类型
01
干燥型
表现为在红色丘疹,可有皮肤红肿,丘疹上游糠皮样脱屑和干性结痂现象,很痒,擦之皮肤樱红脱屑。
02
脂溢型
表现为皮肤潮红,小斑丘疹上溢出淡黄色脂性液体覆盖在皮疹上,以后结成较厚的黄色痂皮,不易除去,以头顶及眉际、鼻旁、耳后多见,但是痒感不太明显。
03
溢出型
表现为水疮和红斑,伴有皮肤组织肿胀现象,很痒,抓挠后有黄色浆液渗出和出血。
这张图比较典型
符合上面列出的婴儿湿疹的几个明显特征
生活护理技巧
1、喂养方面
母乳喂养可以减轻湿疹的程度;
宝宝的蛋白类辅食建议比平时的晚1~2个月,且添加速度要慢;
食物要以清淡饮食为主,应该少盐,避免体内积液太多而易发湿疹;
2、衣物方面
贴身衣服必须棉质,而且穿衣要偏略凉、宽松、轻软;
床上被褥也要是棉质的,衣物、枕头、被褥要有规律更换、保持干爽;
3、洗浴护肤方面
避免用去脂强的碱性洗浴用品
给宝宝用护肤品前,最好进行皮肤敏感性测定,从而了解皮肤对护肤用品的反应及时预防过敏。
4、环境方面
室温不宜过高,否则湿疹痒感易加重;
环境中要最大限度减少过敏源,以降低刺激引起的过敏反应;
打扫卫生最好是湿擦,避免扬尘;
家里最好不要养宠物;
5、保持宝宝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睡前给宝宝进行节奏型肢体运动20分钟左右,增加机体抗敏能力,有利于胃肠功能,提高睡眠质量。
02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
幼儿急疹特点:在孩子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
躯干部位的幼儿急疹,和痱子很像
面颈部位,虽然严重但是消退也快
大腿部位的急疹,与痱子区分的话
只需看宝宝出疹前是否有发热超过3天
急疹的治疗
本病一般不重,应着重一般处理,加强护理,主要是对症处理。轻型患者可卧床休息,给予适量水分和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使用镇静剂;惊厥则及时止惊。
退热剂及对症治疗。但对免疫缺陷的婴幼儿或者严重的病例,则需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药。
03
热疹(痱子)
热疹也就是常说的痱子,夏天比较常见,但是其它季节也同样会出现。
在闷热环境下,出汗后汗液停留在皮肤表面不易蒸发,刺激皮肤后出现热疹,继发感染后还会形成脓疱疹。
热疹的特点:
受热后出现,密集颗粒样丘疹,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有时会呈针头大小圆而尖形的浅表性小水疱或脓疱,所以有人会根据这些特点把痱子分成红痱子、脓痱子等。
婴幼儿热疹常见于头面部、脖颈、躯干等处,是典型的红痱子,热疹都是凸出皮肤表面的,摸上去有颗粒感。
这是宝宝胸前长出了大片热疹,应该与平常穿太多有关系,说白了就是捂出来的。
这张图片中宝宝脸上是较典型的脓疱疹,出现热疹后如果没有控制好严重下去继发感染就会形成脓疱疹。
这张图里宝宝脖子上的热疹已开始连成一片,尽管如此但还是能看出有粒粒小疹子存在,这种情况在1岁内的婴儿里面比较常见,民间习惯把这叫“淹脖子”。
热疹的治疗
首先要加强护理,千万别再让宝宝受热了,出汗后及时清水擦拭清洗干净,然后抹上水性润肤霜或者涂抹液体痱子水(勿用痱子粉);
如果热疹严重的话,可以外用一些收敛、消炎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注意别让宝宝抓挠皮肤。
宝宝出现脓疱疹这类严重皮肤问题的话,医院,以免溃破后造成更严重后果。
04
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也叫风团。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有时也会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荨麻疹的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与过敏有关。
荨麻疹的特点:
常先有皮肤瘙痒,抓挠后出现风团,风团大小形态不一,高出皮肤界限不清,逐渐蔓延融合成片,一般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图中是大腿根部抓挠后出现荨麻疹,可以看到明显的小风团。
图中宝宝的风团已经逐渐连成片了
荨麻疹的治疗
孩子出现偶发性荨麻疹症状较轻的话一般不需治疗,情况严重建议立即就医;反复出现荨麻疹最好找出过敏原,医院做过敏原检测。
荨麻疹的护理
1)居室要安静、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光线柔和、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患儿眼睛。室温不要太高,衣被不要太多,以免患儿大量出汗,容易造成脱水。
2)饮食宜清淡,含高热量及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少食多餐。多喂开水。如有消化不良,可暂食米汤或脱脂牛奶。在恢复期可适当多进食高蛋白食物,以增加抵抗力。
3)注意皮肤、粘膜、口腔清洁。由于眼部分泌物多,以致结痂,使眼不能睁开,可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清洗,每天3~4次,然后用金霉素眼膏涂于眼脸内。由于鼻腔内分泌物也增多,易结痂堵塞影响呼吸,可用棉花签蘸石蜡油清除结痂及分泌物,然后涂金霉素眼膏于两侧鼻腔内。为预防口腔炎,稍大的患儿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婴儿用棉花签蘸生理盐水擦拭口腔,每天2次。
4)密切观察病情及有无并发症发生。一般麻疹患儿发热第3~4天出疹,最先出现于耳后、发际渐及颜面、颈部、躯干、四肢,最后见于手足,3~4天出齐,为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逐渐增多,可有不同程度融合,呈暗红色,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5)如出现皮疹突然隐退、皮疹出全而热度无下降趋热、咳嗽明显加重、呼吸急促、鼻翼扇动、面色青紫或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昏迷、惊厥、神志不清以及耳壳疼痛、耳腔有脓液流出,要考虑患儿发生支气管肺炎、喉炎、脑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医院进一步诊治。
05
水痘
多出现在一岁以上的宝宝,开始是小红疙瘩,让宝宝瘙痒难耐。很快变成透明水泡,基部是粉色,最后变成褐色结痂。
可能出现在头皮、面部、躯干,或者遍布全身,可能会长几百个,也可能只长几个,多伴有低烧。
如何护理
1)、隔离患儿:对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者应进行隔离。其中上学或入托的小儿,一般可在家中隔离,家中如有其他未患过的水痘的小孩,应另择居住处或不与患者同住一房间。隔离应持续到全部疱疹干燥结痂时为止。
2)、避免用手抓破疱疹:特别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疱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指甲剪短,保持双手清洁。
3)、止痒:衣被不宜过多过厚过紧,太热了出汗会使皮疹发痒。清洁皮肤后,在长水痘的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涂抹。
4)、注意消毒与清洁: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5)、注意病情变化:注意病情变化,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医院。
6)、定时开窗: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玻璃可阻挡杀灭病毒的紫外线)。
7)、物理退烧:水痘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来退烧,以免发生可怕的并发症。
8)、饮食:水痘患者应多喝水并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蔬菜等。
06
婴儿痤疮
婴儿痤疮一般以新生儿痤疮最为常见,其原因是胎儿时期经胎盘传至婴儿体内的母体激素水平开始降低所致,随着婴儿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皮肤就会迸发出小疙瘩样的痤疮。
新生儿痤疮特点:
发生在出生后数天至4周以内,主要发生在面颊、额及颏部,以丘疹和脓疱为主,偶见黑头粉刺,少见结节和囊肿。丘疹、脓疱和黑头粉刺一般在数周内消退。
新生儿痤疮的治疗
对于新生儿痤疮,症状轻者一般不需治疗,几周后便可自痊。症医院就诊,给予消炎、抗感染治疗。
患儿家长切勿自作主张,乱用皮质激素药物,如皮炎平、肤轻松等软膏,因为长期使用可使皮肤萎缩,形成毛细血管扩张或毛囊炎。
好啦~宝宝常见的皮肤问题就分析到这里啦!相信姐妹们已经有所了解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留言区留言讨论!
欢迎转发本文到朋友圈
让更多的朋友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