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脂溢性皮炎 > 皮炎用药 > 脂溢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

脂溢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



脂溢性皮炎简称SD,又称脂溢性湿疹,分为干性脂溢性皮炎和油性脂溢性皮炎(两种皮脂溢出病都是由于皮脂腺功能亢进,导致皮脂分泌过多导致),是发于头(脂溢性脱发多发于男性)、面部、前胸(前胸油脂分泌多有痘痘)、后背、耳后等皮脂分泌旺盛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病因

脂溢性皮炎病因不明,发现其与物理气候因素、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有的人因神经递质异常而发病,有的人因营养缺乏而发病,有的人因皮脂溢出而发病。长期酗酒、饮食不节、精神抑郁也可诱发疾病。

除了皮脂分泌过多外,脂溢性皮炎还与微生物感染、遗传、维生素B缺乏以及不合理的治疗用药等因素相关。

机械刺激和护肤品使用不当也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发作的“帮凶”。在资讯发达的当下,不少以“护肤之道”为主题的文章通过   生活规律,睡眠充足,调节饮食,限制多脂及多糖饮食,忌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度精神紧张。

2.外用药

  (1)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炎症较重的皮损,可外涂中效或强效糖皮质激素制剂,疗效好,但不宜久用,尤其是在面部。低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制剂作用较弱,适用于婴幼儿。

  (2)抗菌药外涂2%红霉素软膏或凝胶、5%甲硝唑霜或含1%氯霉素和0.1%地塞米松的霜剂。

  (3)硫化硒洗剂具有杀真菌和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4)巯氧吡啶锌洗剂巯氧吡啶锌洗头剂的浓度为1%~2%。除外用于头皮外,还可用于其他部位,如面部、眉弓部和躯干部。不用于睑缘,以免刺激眼睛。该洗头剂对表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广谱抗菌作用,并能抑制卵圆糠秕孢子菌生长。

  (5)抗真菌制剂抗真菌制剂特别是咪唑类的药物有较好的疗效。通常使用含酮康唑(2%)、伊曲康唑、益康唑、克霉唑、咪康唑、奥昔康唑、异康唑或环吡司胺的洗发剂或霜剂及特比萘芬(1%)制剂。抗真菌制剂除抗真菌外,还有抗炎、抗菌和抑制细胞壁脂质形成等多种作用。

  (6)硫磺和(或)水杨酸洗剂及其他硫磺和(或)水杨酸具有抑菌、除屑作用,对本病有一定疗效。

3.内用药

  (1)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治疗于皮损面积大而炎症重的病例,疗程通常限于7~10天,不宜过长。

  (2)雷公藤多苷适用于炎症明显、范围较大的患者。若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则效果更佳。

  (3)抗生素炎症较重的脂溢性皮炎病灶内往往合并有细菌感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时甚至出现脓疱和颈淋巴结增大。适当应用抗生素有好处,如四环素或红霉素。

  (4)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复合维生素B,长期内服,对本病可能有一定好处。









































关于动脉彩超的7个问题
中医学识人识我识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xj.com/pyyw/8773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