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脂溢性皮炎 > 皮炎用药 > 一针太溪治百病七
一针太溪治百病七
援物比类应用太溪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
《灵枢●本输》:“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者中也,为腧”。
《针灸大成》:“太溪(一名吕细),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男子妇人病,有此脉则生,无则死。足少阴肾脉所注为腧土。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喘息,呕吐,痰实,口中如胶,善噫,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咽肿唾血,痃癖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伤寒手足厥冷”。兹将个人效法援物比类应用太溪之验案举例说明如下:
五十一)湿疹
山下某某,女,41岁。出生不久患湿疹,百般治疗而四十年仍缠绵不愈,反复发作。头、面、手背、足背、腋窝、肘窝、腘窝及腹部皮肤,均已变厚粗糙,色素沉着,部分苔癣化,有点状渗出、搔痕及血痂,瘙痒于遇热及入睡时加剧。脉沉濡,舌质淡红,苔薄白。
援物比类:肺主皮毛根于肾,脾主湿而有赖于肾阳之温煦,肾者,充肤润肉生毫毛而主封藏、固密,故为之调肾以治,针双太溪,十六次,基本痊愈。
(五十二)蔬菜日光性皮炎
刘某某,女,22岁。面及手背部,弥漫性浮肿2日,伴头昏、头痛、乏力、食欲减退及恶心,发病前一日曾曝晒于田间,既往有多次发作史,经西医诊治,未能明确系食何种蔬菜之所致,故嘱尽量少食蔬菜,但仍未能避免发作,每次发作,浮肿部质地坚实而发亮,两睑尤重,致使不能睁目,约一周许浮肿方能消退,伴发之水疱及瘀斑,约2~3周,方可平复。脉弦滑数,舌质虽红而体胖有痕,苔厚腻而黄。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面热者,足阳明病”。面者,诸阳之会,而以胃为主,此例乃内外合邪,湿热壅胃而上蒸于阳明所主之面及与之同气之手阳明而致之手之三阳开阖枢尽皆失司之候。
援物比类:肾者胃之关,开关以泻热,针双太溪穴,一次消肿,三次诸症皆已,后遗之瘀斑,可不治自已。
(五十三)黄褐斑
林某某,女,35岁。晚婚,婚前有神经衰弱,于32岁时初产一女,迄来诊时已逾三载,颜、颧、颊及颊后之色素斑仍不消退,曾经多种治疗而未收效。脉沉濡,舌质淡,苔薄白。
《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次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援物比类:患者素有心脾不足,肝肾虚乏之神衰,又于盛壮已过大半之年孕育生产。其气之权衡,阴阳揆度已难以为常,故其斑亦迟迟不退,而今又逢“五七阳明脉衰而面始焦,发始堕之年,其症尤为难治。奈因病者求治心切,故援上述《决气》等理论及《灵枢●痈疽》:“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以及“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为之调肾以治,针双太溪,二十次基本痊愈。
▼
董氏奇穴七十二绝针,扫码免费学!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