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脂溢性皮炎 > 皮炎用药 > 新生儿皮肤护理与沐浴

新生儿皮肤护理与沐浴



作者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幼保健部

新生宝宝皮肤娇嫩、吹弹可破,稍有不适就会让他们寝食难安,因而皮肤的日常护理非常重要,初为父母的家长们,该如何呵护宝宝的肌肤?又该如何给新生宝宝沐浴?新生儿湿疹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湿疹的护理也严重困扰着新手爸妈,对于湿疹宝宝的皮肤护理,特别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本期我们特邀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吴岐护士长给大家谈谈“新生儿皮肤护理与沐浴”,如何呵护宝宝娇嫩的肌肤,有效预防湿疹。

新生儿皮肤护理的好处

促进感官发育

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当中,看似平常,其实是促进新生儿感官发育的绝佳机会。

促进脑部发育

新生儿护理能通过对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有效刺激,促进脑部发育。

更快乐的成长经历

新生儿护理能通过各种有效刺激,为孩子带来更快乐、更健康的成长经历。

联络亲子情感

新生儿护理是联络亲子情感的美好时光。

皮肤结构

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所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表皮层是一种尤其重要的皮肤屏障,能保护皮肤,防止水份流失,同时又能防止细菌和有害物质入侵。

表皮层包括:角质层、透明层、有棘层、颗粒层和基底层。

基底层有黑色素母细胞,是细胞增生的一层,可更新修复。

真皮层大部分由蛋白质所构成,此部分蛋白质是胶原蛋白及弹性纤维组成,包含神经、毛细血管、汗腺及皮脂腺、淋巴管及毛囊。热感、触感、压力、疼痛都来自于真皮层。

皮下组织由脂肪结缔组织构成。

脂肪沉积主要来自于怀孕的最后三个月,具有提供热量和储存能量功能。

胎脂

健康足月新生儿的皮肤柔嫩,表面的角质层薄,皮层下毛细血管丰富,因此皮肤呈玫瑰红色。皮肤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的胎脂,是由皮脂腺分泌皮脂、脱落的毳毛、羊脂脱落细胞和水组成。

胎脂从妊娠17-20w开始形成,至妊娠晚期36-38w内最厚,40w内主要存在于皮肤皱褶处。

胎脂具有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维持体温恒定保暖等作用。胎脂一般在出生后1~2天内会自己吸收。一般不要特意用水洗去或擦去,那样可能会削弱了胎脂对皮肤的保护和保暖功能,又很容易损伤皮肤甚至诱发感染。

有的宝宝生后头几天的皮肤好象很粗燥,甚至有脱皮,有皱折的地方还会有皲裂。这是因为宝宝的皮肤长期在羊水中浸泡,出生后干燥,在还没有脱落以前,看上去非常粗燥,但是过几天之后就会很光滑了。

早产儿刚出生时皮肤看起来很薄嫩,象凝脂般,透明,颜色红;皮肤发亮,可出现水肿;皮肤表面胎脂多,胎毛多;皮下脂肪薄,可有较多胎脂,

新生儿皮肤结构特点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新生儿保温不当易造成体温降低,引起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

新生儿皮肤的汗腺和血管还处于发育中,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容易产生热痱。

新生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抵抗力弱,较易出现皮肤过敏。

经表皮水分丢失出生后2周内增多,2周-3个月减少,在此期间,皮肤容易干燥,出现皮肤损害。

新生儿皮肤薄,真皮中胶原纤维少,因而缺乏弹性,很容易被外物渗透和摩擦受损。

皮肤pH值

酸性皮肤表面(pH5)可防止某些病原体及其他微生物的侵袭。

足月儿

皮肤表面相对碱性,平均为6.34,4天内下降到平均4.95。

早产儿

刚出生时在6以上,第1周逐渐下降至5.5,出生后1月下降至5。

尿布包裹的皮肤pH值为6,这是造成尿布皮炎的危险因素。

使用碱性肥皂后可能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恢复皮肤酸性膜。

婴儿仅靠皮肤表面的一层天然酸性保护膜来保护皮肤,以防细菌感染,并维持皮肤滋润,因此保护好这层保护膜很重要,平时不可用碱性洗护品清洗,以免破坏保护膜。

新生儿是否需要防晒?

宝宝皮肤表皮层黑色素细胞功能要生后才逐渐完善,很容易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灼伤,因此,宝宝要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强烈的阳光下。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不满6月龄的婴儿不要在太阳下直晒。

新生儿皮肤护理要点

保暖

注意尽量擦干头部的羊水和血迹(尽快放在母亲胸腹部进行皮肤接触,此做法有利于新生儿体温保持,分娩室温度:26-28℃。

新生儿头部较大,头部湿漉易体温散失,应该给刚出生的新生儿戴上帽子。

新生儿身上的胎脂因对皮肤具有保护作用,不必一次处理干净,没有吸收的胎脂可在第二天沐浴时去掉。尤其早产儿的胎脂更不易太早去除掉。使用液体石蜡或婴儿矿物油去除胎脂。

沐浴时间、频率

每日或隔日一次,沐浴时室温:26-28℃,沐浴时水温:38-40℃。

新生儿衣物

使用专用婴儿衣物洗涤剂为宜

建议婴儿衣物单独洗涤

不要与成人衣物混洗

新生儿常见皮肤问题

新生儿红斑

常在生后1-2天内出现,可能由于新生宝宝皮肤表面角质层尚未形成,真皮较薄,纤维组织少但毛细血管网发育良好,常常有些轻微刺激便会使皮肤充血表现为大小不等、边缘不清多形红斑、皮疹呈大小不等、边缘不清的斑丘疹,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四肢。一般来讲宝宝没有其不适感。

护理方法:新生儿红斑属正常生理变化,无需治疗,通常1-2天内自行消退。千万不要给宝宝随便涂抹药物。

新生儿粟粒疹

很多父母都会发现刚出生的宝宝鼻尖鼻翼或面部上长满黄白色小点,大小约1毫米,鼻尖鼻翼或面部长满黄白色小点,大小约1mm。

护理方法:通常在出生后数周至数月消失,无需特殊处理。千万不要用手去挤,避免引起局部感染。

新生儿脱皮

多数刚出生的新生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脱皮问题,这和离开了母体中充满羊水的环境有关,外界环境比起母体来说更加干燥,而脱皮也是新生儿对环境的一个适应过程。新生儿蜕皮不需要特别的护理,这是一个正常的过渡反应,不过,也有些脱皮现象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如鱼鳞病、脂溢性皮炎、湿疹、新生儿红斑狼疮等。医院详细检查。

护理方法:新生儿脱皮后家长要注意观察,并注意宝宝的皮肤护理,不要过度清洁皮肤,清洗后要立即给宝宝涂抹保湿护肤品。在护肤品选择方面,建议尽量避免挑选香味浓郁和有鲜艳颜色的,因为护肤品导致过敏的主要元凶就是其中所添加的色素、香精等。如果家长就是过敏体质,给宝宝挑选化妆品则更应谨慎,可以先在宝宝身上选择一小块皮肤来试用几天,没有过敏现象后再大面积使用,或选择专对敏感性皮肤使用的保湿护肤品。

新生儿青记

在背部、臀部常有蓝绿色色斑,此为特殊色素沉着所致。俗称青记或胎生青痣。这块记与周围皮肤分界明显,用手按压时也不会退色,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大多数胎记都无所谓,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新生儿红臀

也称尿布皮炎(尿布疹),是新生儿时期的一种常见和多发的皮肤损害性疾病。

如果护理不当将造成延迟愈合、局部皮肤损害、继发局部和全身感染。

如何识别尿布疹

尿布疹就是大家说的红屁股,表现为穿尿不湿的区域皮肤发红、肿胀、发热、粗糙或出现斑点,由于宝宝无法用语言告诉你是什么问题,他可能会通过哭闹和烦躁不安来表达他的不适,特别是换纸尿裤时,而且可能伴有胃口不好。

发生的原因首先是潮湿,没及时更换尿片;其次是摩擦,宝宝出现尿布疹也可能是因为尿布摩擦皮肤引起的。

红臀的预防要点

做好日常护理

①持臀部清洁干燥。情况允许的话可以让宝宝的屁股充分暴露。

②勤换尿布。

③大便时用温水清洗干净。

避免温热环境

①室温:22-24℃

②湿度:60-65%

③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调整喂养方式

提倡母乳喂养

减少机械刺激

①选用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

②包裹松紧适宜,并经常更换。同时调整宝宝尿不湿的大小、松紧等。

③宝宝屁股清洗后并用干毛巾蘸干,不建议使用爽身粉。

红臀药物治疗

皮肤保护膜

预防和治疗红臀较为有效的一种液体敷料。能在皮肤上形成一层无色、防水、防摩擦的保护膜,使外界刺激物和皮肤有效隔离,避免了对破损皮肤的化学刺激和物理摩擦。

润肤油

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诱导血管扩张,促进皮肤微循环,形成脂类保护膜,防止水分丢失,防止尿液、汗液等对皮肤的浸渍。同时还能增加皮肤厚度,防止皮肤受损伤。

新生儿湿疹

主要症状是脸上出现红点,情况严重时出现成片红斑、甚至脱皮。

新生儿湿疹护理要点

保持面部清洁,避免风刺激,强光照射。

湿疹部位,不要过度洗浴,不要用碱性的洗浴用品给宝宝擦洗,洗脸洗澡水温不易过高,时间不易过长,洗脸洗澡后涂保湿润肤霜。

平时要给孩子穿宽松的棉制品衣服,避免穿化纤织物,而且内、外衣均要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避免小儿搔抓。

室内通风舒适,室温不宜过高,注意穿着不要太多,因为宝宝体温调节系统没有发育完善,太热后湿疹会加重。远离尘螨、真菌、霉菌、粉尘等。

在医生指导下涂药。

新生儿沐浴

新生儿沐浴操作要点

1.室温、水温应适宜(室温24-26℃,水温38-40℃)。

2.顺序准确,动作迅速(10分钟),注意保暖。

3.注意安全,防止烫伤和跌伤,不得离开新生儿。

4.脐孔、五官不得进水,若水进入耳内,应用棉签擦干。

5.注意观察皮肤和全身情况。

新生儿沐浴目的

清洁皮肤,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进行全身检查、温度觉的训练。

新生儿沐浴操作前准备

用物准备

浴盆或脸盆、婴儿秤、水温计(注意如果皮肤完整无破口可用自来水,若皮肤有破溃,建议用消毒过的水)、洗浴用品(沐浴露、软膏、沐浴装置、包被等)。婴儿衣服、尿布浴巾、小毛巾各2条、消毒棉签、75%的酒精。

操作者:洗手、剪指甲、去掉饰物

姿势

将宝宝身体夹在妈妈的腰侧处,一手托住宝宝的头、颈及背,如同抱橄榄球的方式。

洗脸

使用小毛巾的四个角,由眼→鼻→耳→脸,依序清洗,洗眼时宜由内向外。

洗头

以大拇指、中指分別压住宝宝两耳,以防止水流入耳內,以另一手涂抹洗发精,轻轻搓洗,再以清水洗净后擦干头发。

洗前身体

先以手掌沾水,轻拍前胸,让宝宝先适应水温,一手横过肩后固定于宝宝腋下,清洗颈部、前胸、上肢、腹部、下肢、生殖器等部位。

洗后身体

将宝宝翻转过来,一手横过胸前,固定于宝宝腋下,让宝宝趴在手掌上,依序清洗背部→臀→下肢等部位。

擦干身体

洗净后将宝宝抱出浴盆,立即以大浴巾擦干,尤其耳后,关节及皮肤皱褶处都要擦干,并立即穿上已准备好的衣物。

新生儿沐浴操作

1.洗澡前准备,洗护用具,室温、水温合适

2.为宝宝脱衣,裹上浴巾

3.清洁宝宝脸部(鼻、嘴、脸)

4.清洗宝宝身体

5.洗完后用浴巾裹住宝宝

6.擦干身体后给宝宝涂保湿润肤霜

新生儿沐浴操作顺序

1.清洁眼睛:顺序为:对侧眼睛内眦至外眦,近侧眼睛内眦至外眦,口鼻部,面颊部。

2.清洁头部:用胳膊夹住宝宝的身体,左手掌托着婴儿的枕部,左手拇指及中指将宝宝的双耳廓前推挡住外耳道,防治水流入,右手抹上不含皂质、无泪配方的洗发精或洗发沐浴露,柔和地按摩头部,然后冲洗干净后抹干。

3.清洗背部:将新生儿头部置于左前臂,手置于新生儿腋下,清洗全身(颈下―腋下―上肢―前胸―腹部)背部清洗:右手托住婴儿腋下,让婴儿趴在操作者右手腕上,清洗婴儿背部。

4.将新生儿头部置于左前臂,按顺序清洗:下肢-腹股沟-后会阴―臀部。

5.擦干全身保暖,带帽子,检查全身各部位情况。

6.脐部护理

7.臀部护理

8.护肤(沐浴后5分钟内完成)

9.穿衣,耳鼻清洁

新生儿臀部清洁

a.用湿纸巾清洁臀部皮肤。

b.大便后使用婴儿沐浴液清洗臀部,注意会阴、腹股沟和皮肤褶皱处。

c.擦干皮肤

d.必要时涂护臀霜

e.包裹尿布,注意松紧适宜。尿布更换,一般1-3小时换一次,晚上至少换一次。

如何给宝宝穿衣

1.摆放好宝宝衣服,然后在衣服上面放上婴儿。

2.从袖子的外侧伸进妈妈的手,然后从衣袖外侧向衣袖内侧拉进婴儿的手臂。

3.用一只手轻轻的拖住婴儿的肘部,然后把婴儿的手放在衣袖入口,最后拉起衣服。

4.系上衣服的带子。如果是扣纽扣的衣服,扣纽扣时妈妈最好将手纽扣下方伸进,以免纽扣压迫婴儿的腹部。

注意事项

1.最好选择衣领容易伸缩的衣服,在衣领部位卷起衣服,然后尽量张大衣领入口,最后套上婴儿的头部。

2.不影响婴儿颈部的同时,用另一只手向下拉起衣服。

3.卷起衣袖,然后向衣袖内侧伸进妈妈的手。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肘部,然后把手放在衣袖入口前面,最后拉出婴儿的手臂。

4.在衣袖入口处,轻轻的抓住婴儿的手,然后向肩部拉衣服。如果穿好另一个衣袖,就可以向腰部拉衣服。

吴岐护士长讲课录音

专家简介:吴岐,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长。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xj.com/pyyw/87764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