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脂溢性皮炎 > 皮炎用药 > 浅析脂溢性皮炎

浅析脂溢性皮炎



真知不难,难在无从辨别

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王医生聊健康和您一起护佑健康!

:对于脂溢性皮炎,目前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采用的治疗手段是通过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根据湿热内蕴、血虚风燥等原因给予相应的中药进行内服、外敷等相应的治疗,效果极佳。

  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的病因和精神因素、饮食因素,还有维生素B族的缺乏以及嗜酒、肥甘厚味,就是进食油腻食物和甜食有关系。还和皮脂溢出多、局部马拉色菌感染、神经递质的异常、物理因素、药物因素等等都有些关系。

  推测:

  1、由于皮脂分泌增多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使原存在于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如卵圆形糠秕孢子菌等大量繁殖侵犯肌肤;

  2、大量增多的皮脂,通过原来存在于皮肤上的非致病微生物如痤疮棒状杆菌等的作用,分解出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引起炎症。

  3、精神因素、饮食习惯、维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脂溢性皮肤炎好发于皮脂腺旺盛的部位,如头皮、额部、眉间、鼻部、胸部及肩胛闾区和腋窝等。常先自头皮开始发疹。伴有不同程度的痒感。常见于青年人及婴儿。病程慢性。发生在头皮可伴有脱发。

  脂溢性皮炎的症状逐渐出现变化,通常最初的迹象是片状皮肤和头皮。症状最常发生在头皮皮肤,耳后,面部和皮肤皱褶区域。皮肤表面可能是黄色,白色或浅灰色外观。在睫毛附近,前额上,鼻子周围,胸部和上背部的皮肤上也可能发红和脱落。

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沿着发际线,耳后,耳道,眉毛,鼻梁,鼻子周围,胸部和上背部出现黄色到微红色的鳞状丘疹。通常,患者会出现轻度发红,鳞屑状皮肤病变,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脱发。其他症状包括头皮上有斑片状的鳞屑或厚厚的皮肤,红色,油腻的皮肤上覆盖着鳞片状的白色或黄色鳞片,可能附着在毛干上的黄色或白色鳞屑。

  由于部位和损害轻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别。

1、头部轻型损害为片状灰白色糠皮状鳞屑,基底稍红,轻度瘙痒;重者表现为油腻性鳞屑,地图状斑片,可伴有渗出和结痂;严重病例全头部被覆有油腻性厚痂,并可有臭味。

2、额部可呈灰白色鳞屑或黄痂;耳后部可有糜烂,黄厚痂或皲裂;眉部表现为灰白色鳞屑或黄痂,基底部潮红;鼻唇沟和鼻翼的损害,多呈暗红色油腻性斑片。

3、躯干部的损害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的淡红色油腻性斑片,境界清楚,可散在,部分融合或中心痊愈而形成环状、多环状损害,类似于玫瑰糠疹的皮疹。

  脂溢性皮炎中医辩证分为两种:风热血燥证和肠胃湿热证。症状也是不同的。

  诊断要点:

  1、好发于成年人及新生儿,皮脂溢出体质。

  2、部位:头皮开始,逐渐向下蔓延。

  3、皮损:油腻性鳞屑的黄红色斑片或白色糠秕状鳞屑斑。

  4、不同程度的瘙痒。

  5、慢性经过。

  脂溢性皮炎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瘙痒不适,有时候由于过度的挠抓会出现皮肤感染,导致脱屑症状不明显,而主要出现红肿疼痛,流水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

  脂溢性皮炎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治疗:

  (一)内用药

  1、维生素B2、B6及复合B族维生素。

  2、瘙痒予抗组胺剂。

  3、炎症明显、范围较大时可短期予雷公藤多甙加小量强的松口服。同时予四环素或红霉素口服。

  (二)外用药:去脂、消炎、杀菌、止痒。

  1、皮质类固醇霜或膏。

  2、有渗出糜烂,消炎:1%金霉素、0.2%呋喃西林

  3、复方咪糠唑、复方益康唑、2%酮康唑:采乐洗剂。

  中医药治疗

  1、风热血燥:干性型

  治法:疏风清热,养血润燥。

  方药: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

  皮损色红加丹皮、金银花、青蒿;

  瘙痒重加白鲜皮、白蒺藜;

  皮损干燥加玄参、麦冬、天花粉。

  2、肠胃湿热:湿性型

  治法:健脾除湿,清热止痒。

  方药:参苓白木散合茵陈汤加减。

  糜烂渗出较甚者加土茯苓、苦参、马齿苋;

  热盛者加桑白皮、黄芩。

  中药外治:

  1、干性发于头皮:白屑风酊外擦(蛇床子、苦参、土槿皮研粉,用75%酒精浸透,再加薄荷,祛风止痒)

  2、干性发于面部:痤疮洗剂外搽(沉降硫磺、樟脑酯、西黄芪胶、石灰水,减少皮脂、消炎)

  3、湿性皮损渗出:马齿苋、黄柏、大青叶、龙葵煎水外洗或湿敷;脂溢洗方(苍耳子、苦参、王不留行、明矾);少量渗出:青黛膏。

  中药洗头部,头屑多,油多伴瘙痒:月石30g、桑叶30g、菊花30g、防风30g、苏打10g;头屑多:月石30g、桑叶30g、皂角30g、透骨草30g苍术30g颜面部:金银花、菊花、茯苓、甘草,痒重+防风。

  预防调护

  1、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保持大便通畅。

  2、限制多脂多糖、辛辣、浓茶、咖啡、酒等刺激饮食,多食蔬菜水果。

  3、避免搔抓及刺激性强的肥皂洗。

一个好的方法技巧源于一个好的理论知识

  记得   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

  全科医疗,中医中药,康复理疗,特色中药贴敷,预防保健

  咨询

库尔勒市电力社区卫生服务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sdnxj.com/pyyw/87764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