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脂溢性皮炎 > 皮炎医院 > 宝宝皮屑,当心是脂溢性皮炎
宝宝皮屑,当心是脂溢性皮炎
乳痂现象在宝宝身上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出生后1—2周的宝宝。乳痂是长在宝宝头上的一层黄色或棕色的蜡质组织,不痛也不痒,但是对宝宝的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妈妈们一定要及时地去除它。
为什么会长乳痂?
乳痂是宝宝新陈代谢的产物,主要和遗传、生活习惯还有妈妈饮食习惯有关。
如果爸爸妈妈头皮屑特多,或曾患过脂溢性皮炎,宝宝就很容易长乳痂;再有,好多老年人不赞成经常给宝宝洗澡,结果时间一长,宝宝地乳痂就会越积越厚。还有,哺乳妈妈的饮食中如果油脂含量高就会很容易长乳痂。
乳痂对宝宝的影响
乳痂对宝宝的健康是不利的。因为乳痂较硬,紧贴囟门,会限制囟门伸缩的缓冲功能,如果出现宝宝颅内压增高性脑病时,囟门就会丧失缓冲高压的作用。
另外,乳痂覆盖在囟门上,掩盖了囟门,使医生不能及时发现宝宝脱水、颅内压增高等重要病征,以至影响诊治。还有,乳痂内藏污垢,还会影响头部外伤处理,易导致宝宝感染。
如何处理乳痂?
妈妈可以选用菜油、橄榄油、杏仁油做原料来给宝宝头部做清洁。
首先,将植物油加热消毒,放凉,备用。
接下来,妈妈将冷却的清洁植物油涂在宝宝头皮的乳痂表面,多呆几个小时不要着急冲洗,最好是一天,乳痂被植物油浸泡松软后,薄的一般会自然脱落,厚的则需多涂些植物油。
当乳痂脱落时,妈妈可以用小梳子轻轻地梳一梳,乳痂很容易就脱落下来。最好选用齿软而钝的婴儿专用梳子。最后用儿童洗发液和温水洗净头部的油污。如果一次清理不彻底,可以重复几次。
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千万别用手去刮乳痂,因为这样很可能让头皮发炎。头皮不应该出现感染现象,如果乳痂部位出现流脓现象,或者皮肤变红或呈鳞状时,可能就有其他问题,这时医院就医。
宝宝长头皮屑或是皮肤有问题
宝宝头上出现类似头皮屑的东西,其实并非成人常见的头皮屑,因为头皮屑这种东西对宝宝来说并不常见。
专家表示,出现这种东西,有可能是孩子头皮上的晒斑脱落,也可能是你给孩子洗头时用了太多的洗发水,没冲干净,干了之后呈片状脱落,看起来像是头皮屑。当然,也有可能是脂溢性皮炎、湿疹和牛皮癣等皮肤问题引发的。
家长在给宝宝洗头时,不要用太多的洗发水,且一定冲洗干净。如果这样做之后还会出现“头皮屑”的现象,就要考虑是不是皮肤问题导致的。
另外,如果孩子头上掉皮的地方还掉头发,并且腺体肿胀,那就可能是癣菌病,这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疾病。
小胖墩儿易患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所引起的皮肤继发性炎症,多见于1-3个月的肥胖婴儿,其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表面覆盖黄色油腻性鳞屑,头皮上可见较厚的黄浆液痂,痂下有炎症合并糜烂和渗出。
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多多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1.皮脂腺分泌旺盛;2.感染皮屑芽孢菌;3.营养缺乏;4.内分泌;5.遗传。若家族中有清楚的病史表现都曾出现脂溢性皮肤炎,宝宝发病的机率也相对提高。
婴幼儿脂溢性皮炎通常脂溢性皮肤炎会在宝宝出生后2周~6个月之间出现,在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表现不同。初期症状:宝宝的脸颊、头顶、或包尿布的区域发现异样。后期症状:渐渐的很可能会向外扩散到颈部、腋窝、胸部、肚脐边缘或下腹部,而脸上的表现则以前额发际、眉毛、嘴唇沟等地方情况最为严重。
缓解脂溢性皮炎主要靠护理
宝宝患了婴幼儿脂溢性皮炎,平时的护理对于病情的缓解非常重要。因此,家长在平时照料宝宝时一定要加倍细心:
如果需要喂牛奶,则应用婴儿配方奶粉,并注意增加蛋白质摄入,少食糖类食品,给予适当的水果和蔬菜,还可以口服药物“核黄素”。如果油脂过多可服维生素B6,并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糖浆等止痒。
建议使用中性清洁用品,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产生并发症。至于头皮部位的严重结痂,可用甘油、煮沸消毒过的植物油或强生润肤油涂抹于痂皮上,一日数次,待厚痂变软后用小梳子慢慢地、轻轻地梳一梳,头发厚痂就会掉下来,再用中性婴儿皂和温水洗净,洗后可用维生素B6软膏、磺松糊剂、3~5%硫磺或白降汞软膏等局部涂抹,大多可在数日内消除。严重的湿疹还可用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渗湿为原则,辅佐外用药效果也很好。
如果皮疹面积很大、头皮发炎、出现其它症状,或者几周内病情不见好转,医院皮肤科就诊。若经过皮肤科医生诊断,认为有继发性细菌或念珠菌感染的情况,则应该视情况使用对症药膏,通常都会优先治疗念珠菌感染。如果皮肤感染较重则最好短期口服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经过治疗,皮疹可以在一周内全部消失。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白癜风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