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脂溢性皮炎 > 皮炎用药 > 宝宝得湿疹,妈妈不要慌,看看这篇
宝宝得湿疹,妈妈不要慌,看看这篇
湿疹在小儿中比较常见,瘙痒剧烈,而且容易复发,对于肌肤娇嫩的宝宝更是饱受困扰。新手爸爸妈妈们往往遇到这种情况时,手足无措。
到底是否应该给孩子用药,有人说不能用激素到底对不对,为什么湿疹会反反复复,湿疹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这些是宝爸宝妈们平时经常问我的问题。今天来详细说说,希望这篇对大家有帮助,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积极应对了。
湿疹是婴儿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分为三种类型:
1.脂溢型:皮肤上长的鳞屑和结痂都是油脂性的,通常发生在宝宝出生的头三个月。患儿的妈妈在怀孕期间极有可能患过脂溢性皮炎或者痤疮。
2.渗出型:发病时皮肤上有小水泡、红斑、片状糜烂渗出等,且奇痒无比。一般最先出现于头部,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蔓延到全身,引起感染。通常发生在3-6个月的肥胖的孩子身上。
3.干燥型:皮肤上的鳞屑或者结痂都是干性的,没有液体渗出。通常发生在6个月到1岁的宝宝身上。
很多人问我:“Aimee老师,是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得湿疹?”湿疹这种皮肤病虽然常见,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得。引起湿疹有很多原因,不妨从以下原因中一一排查。
1.遗传因素
患儿的父母如果有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患儿存在免疫学异常的可能性,容易遗传过敏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等,这与遗传过敏性体质有关。
2.蛋白质过敏
患儿的妈妈在妊娠期喜欢以鸡、鸭、鱼肉虾等高蛋白饮食为主。高蛋白饮食可能会引发婴儿湿疹。还有的妈妈喜欢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可能会使患儿湿疹加重。
如果在哺乳期发现宝宝有过敏的现象,可考虑是否是因为对蛋白质过敏而诱发湿疹。
3.环境因素
居住在过于潮湿或干燥的地方,会造成湿疹加重。患儿在炎热的夏季穿衣服过多、不注意卫生也会使症状加重。平时要注意开窗通风换气,避免室内过于潮湿,过于干燥或者温度过高。
患儿吸入尘螨、花粉等,接触各种动植物毛屑、羽毛等,食用鱼、虾、蛋等食物,也有可能诱发湿疹。过度搔抓、继发感染、冷热刺激以及影响排汗等都容易使婴儿湿疹加重。
4.护理不当
患儿的皮肤出现皮损、干燥的情况时,如果用热水烫洗或者用盐水清洗的话,会造成皮损,导致症状加重。
有的患儿已经出现皮损糜烂、渗出明显的情况,父母使用一些道听途说的中药偏方反复擦洗,也会导致症状加重。
还有的父母会盲目使用激素类乳膏,甚至大面积、长时间使用,造成药物依赖或加重病情。
由于宝宝肌肤的天然保湿因子低,皮肤屏障不完整,皮肤免疫功能弱,容易引起皮肤感染,再加上皮肤表面本身就有微生物,微生物易引起感染,导致湿疹加重。
当肌肤出现小小的刺激时,宝宝的反应会特别强烈,可能会出现用手抓的情况,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导致皮肤瘙痒情况更加严重。平时要及时修剪指甲避免婴儿自己抓挠。
那么,应该如何护理呢?
1.洗澡时,水温不能过高,水温32-40度,每日1次或两日1次,每次10-15分钟,使用无刺激性的沐浴产品。如果皮肤很干燥的话,要减少使用沐浴产品的次数。
沐浴后把皮肤擦干,之后涂抹弱酸性的、不添加致敏成分的、不含刺激成分的宝宝保湿润肤乳。
婴儿皮肤的角质层含水量更高,皮肤屏障功能尚未成熟,水分流失速度快,对外界刺激反应强,所以保湿很重要。
平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出汗时及时擦干。衣着宜宽松,不宜太厚,穿棉质衣物,避免接触毛织、化纤衣物。
2.轻度的湿疹可以选择宝宝保湿润肤乳来护理。中、重度湿疹,除了同样的护理方式外,建医院的皮肤科就诊,如果医生判断出属于重度湿疹且急性,务必配合医生的建议用药。
急性期的特点是起病急,出现密集的小红丘疹及红斑,基底水肿,很快变成丘疱疹及小水疱,水疱破溃后糜烂,有明显的黄色渗液或黄白色浆液性结痂。面部皮肤潮红及肿胀。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破溃,有可能继发感染。患儿痒感明显,烦躁不安。
处于这个阶段时是需要用药的。有的爸爸妈妈可能听了一些渠道片面地宣称激素的危害,从而在中、重度湿疹时不敢接触药物治疗,转而求助于网上流行的一些速效湿疹霜。
这些速效湿疹霜当中有可能添加了一些违禁激素,胡乱使用有可能出现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后果,对宝宝来说,相当于遭受了一次更大的伤害。
医生用药的思路基本上是在急性发作时,使用较强的激素药用来控制,症状控制后换成较弱的激素药,症状缓解后换一些保湿剂维持医疗效果,日常护理会建议使用保湿乳。
医生会结合临床经验,在湿疹的各个阶段使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建议理解医生的思路,并配合,有利于湿疹的改善。
相关链接:丘疹、泛红、红血丝、红斑,不想皮肤变差,这些“疑难杂症”的信号要读懂!
5大过敏原,让你难受到睡不着觉的是它们!
欢迎